在4月21日下午意达钢材信息网主办的“2021年中国钢铁?湖北产业链研讨会”上,经世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高敏作了《均值回归: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与资产配置》的主题演讲。
在谈到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时,高敏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服务消费不振,叠加财政补贴,全球居民储蓄存款大幅上升,当然这也给可选消费复苏奠定了基础。随着全球疫苗接种加速,新冠疫情的蔓延有所放缓,全球消费出现快速复苏。美联储3月FOMC祭出了“高增长+宽货币”的组合,将2021年GDP增速的预测从2020年12月的4.2%上修至6.5%。他表示,一旦经济复苏从预期转为现实,联储的宽松政策可能会出现转向的压力。预计下半年随着经济指标明显改善,美联储将释放QE
tapering信号。
就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形势而言,高敏认为,相较于特朗普政府采取的措施的猛烈和不可捉摸,拜登政府回归传统美国,主张不打贸易战,维护多边主义,但将会更多采用人权、联合西方盟友等问题来抨击制裁中国。
他指出,新冠疫情让中美经济再度连接在一起,由于美国国内生产停滞,中国出口增加。2020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值4.06万亿元,增长8.8%,对美出口3.13万亿元,增长8.4%,自美进口9318.7亿元,增长10.1%。
中国经济持续修复,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速在9%左右,全年复苏动能前高后低,下半年经济动能在传统投资走弱后,出现趋缓。
谈到“三驾马车”的投资方面时,高敏指出,在三道红线重压下,今年将是房地产竣工大年,拿地小年。专项债将保持稳定,基建预计较2020年增速有所下滑。消费方面,当前三大需求中,消费回升的空间相对最大,顺周期发力仍将持续,全面放开三胎即将落地,为稳定消费贡献力量。消费、出口后续将接力投资端,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强势回归。出口方面,产能替代和库存周期是当前我国出口强劲的主要原因,海外国家不同行业产能利用率的修复进度差异较大,且部分行业修复带动中国出口,这种情况也制约出口的快速回落。预计2021下半年全球朱格拉周期将成为我国出口主要动力。
有关宏观政策方面,高敏指出,对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既要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又要考虑可持续性,财政对经济支持力度将是温和退出。为应对可能外部金融风险,控制政府债券发行,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化解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
对于货币政策,总体判断是信用政策将有所收紧,金融条件边际下降,有序退出,不转急弯。预计2021年名义GDP增速约为11.2%,M2增速回落至9.0-9.5%左右、社融增速回落至11-12%区间。社融全年增量32.8万亿左右。
对于今年两会热点碳达峰和碳中和,高敏表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将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动。以人均碳排放衡量,中国在2010年左右才达到和发达国家接近的水平。“30?60”愿景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相对“提早”承担了全球碳排放的责任。中国当前碳排量约为100亿吨,分部门来看,供电、钢铁、非金属矿产是最主要的碳排放行业,贡献分别达到了45%、18%、13%。另一方面,中国“富煤”的资源禀赋决定煤炭是主要的一次能源来源。碳中和关键在于能源结构重塑,要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显著提升,由当前的16%上升至70%以上。据测算,碳中和的投资需求在百万亿元量级,这么大规模的投融资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
谈到股市,高敏表示,中国股市在外围环境恶化下,将吸引更多资金,将更有吸引力。但2019-2020年整体涨幅过大,更多是流动性推动的估值提升,流动性收缩后,估值将整体回落。他认为,一季度超预期公司众多,全年能持续放量的企业将跑赢大盘。
高敏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各类重化工行业产能将受到严格限制,产能收缩与全球复苏带来的需求扩张将推动工业品价格上涨,但预计2季度到3季度将达到最高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挤压制造业利润,政策预计将采取部分措施控制价格,如对铁矿石的进口管制、集中采购。价格上涨不可避免,输入性通胀仅靠国内政策难以解决,货币退潮后,商品价格将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