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月底,一场寒潮席卷全国,多地出现雨雪天气,并剧烈降温。而各地与疫情的较量仍处在关键时期,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回顾11月国内钢市,在多空交织的复杂局面下,整体呈现出震荡上行的运行态势。
进入11月份以后,各项经济刺激政策继续推出: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金融十六条”,体现出纾困房地产行业的标志性转变,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与信心,给冷清的楼市注入了强心剂;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激发早日战胜疫情的信心,给屡受疫情干扰的市场带来希望。
与此同时,11月以来,多地抢抓黄金施工期,加速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另外,消费恢复持续加力,着力提振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在系列稳投资政策作用下,带动了相关下游行业的“钢”需释放。
而美联储或放缓加息节奏的预期,则向大宗商品市场传递利好信号,11月以来,黑色系期货表现较为强势,价格持续震荡上行,期货市场氛围对现货市场也形成一定提振。
还有,进入秋冬季以来,出现重污染天气情况增多,为应对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纷纷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河北、山西、安徽、黑龙江、四川等省的相关地区陆续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对钢铁等重点行业开展停限产。同时,由于目前钢企面临不同程度的亏损,自愿检修意愿较强,自发性减产也有所增加。所以总体来看,月内供给压力相对不大。
尽管11月市场不乏积极因素的支撑,但毕竟已进入传统淡季,尤其是北方部分地区,冬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加之此起彼伏的疫情带来的局部封控对施工进度以及物流运输的各种影响,对需求的扰动也是难免的。
今年还剩下最后一个月,市场多空纷扰,钢市将如何收官?
就宏观层面而言,政策继续加码,利好可期。前期出台的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正加快落地见效,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仍在不断加大,今年前11个月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已逾4.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另外,央行近日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这也是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的体现。
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调度工作会,督促指导地方推进基金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工信部等三部门近期也下发通知,推出17条措施巩固工业向好趋势。工业大省正逐项落实,力保今年工业圆满收官和明年良好开局。
而近期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支持房企合理适度融资的“三箭”齐发,则将有力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供给端,并逐步传导至需求端。
进入今年的收官月,地方政府也面临“业绩”压力,近日,各地纷纷召开会议,释放发力稳增长信号,将从促消费、扩投资、稳工业等多方面持续加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力争更好地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所以,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输出和叠加效应,将改善宏观预期,提振市场心态。另外, 12月将要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传递政策面利好。
但是也看到,近来的一场寒潮,冬季前线已从黄河下游地区向江南一带突进,不少地方迎来今冬初雪,气温也剧烈下降。随着多地“跑步”入冬,需求端压力或更趋明显。同时,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地缘政治、环境政策等方面也存在不确定性,诸多因素叠加,预计12月钢市供需结构区域性差异或令市场分化有所加深。
本月报告共分七章,请点击相关链结查看。
第一章 十二月国内钢市或震荡运行
第二章 十二月国内建筑钢材市场走弱概率大
第三章 十二月国内热轧或继续震荡博弈
第四章 十二月国内中厚板市场或先扬后抑
第五章 十二月国内外原料市场或止跌小幅回升
第六章 十二月铁矿石市场或震荡小幅回升
第七章 十二月国内废钢市场横盘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