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市场上也历来有“金九银十”之说,但今年“银十”还是呈现“旺季不旺”局面,终端需求释放力度不及预期,钢市弱势运行,价格震荡走低。
国庆长假期间,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以上涨为主,成本端的支撑加强,以及基建、信贷等利好政策的接连出台,令钢市氛围出现积极变化,市场信心有所好转,因此在假期结束后,钢市价格普遍出现反弹。
不过“开门红”行情仅仅只是昙花一现,便迅速转入震荡下行的态势。这也说明市场多空博弈依然激烈,市场情绪受到一些利空因素的压制,对行情走势的不利影响仍较明显。
从今年6月份以来美联储的多次加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而美国公布的9月CPI数据再超市场预期,显示其通胀形势仍然严峻,因此市场对于美联储继续大幅加息的预期再度升温,也令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承压。国庆之后,期钢一路下行,螺纹钢主力合约累计跌幅超过300元/吨。
另外,10月份以来,我国持续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管控范围也在扩大,部分项目工程进度受工地停工影响有所减缓,同时,物流受阻,运输不畅,货运成本上涨,导致终端需求释放受限。
正是由于利空扰动频繁,市场信心受挫,虽然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不断发力,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但终端需求的释放力度仍不及预期,国内钢市呈现震荡下行的局面。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GDP增长3.9%,增幅扩大3.5个百分点,呈恢复性增长态势,体现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不过在与钢铁行业相关联的一些数据方面,仍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面积、商品房待售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等项数据,表现依然较弱。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力地支撑了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抢抓四季度政策窗口期,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实施进度,多项数据显示,近期以来,交通、水利、产业园等领域一批新项目集中开工。考虑到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将于10月底前发行完毕,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强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四季度基建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动能,并对冲房地产投资的下滑。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工信部近日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出我国一批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形成,成为稳链强链、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而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必将拉动与之配套的用钢需求。而且随着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还可以带动钢材的间接出口。
需要关注的是,11月美联储将再次加息,这也是今年的第6次加息,在通胀率已飙升至40年来最高点的背景下,其仍有可能大幅加息,并引发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
另外,进入11月份后,随着立冬、小雪节气的到来,降温降雪天气逐渐增多,尤其是广大北方地区,户外工程将陆续收尾,终端用钢尤其是对建筑钢材的需求量将呈明显下降趋势。
当前,各地区正抓住时间窗口,推动扩投资促消费释放消费潜力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见效,后续有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带动相关下游行业对钢材的需求。不过也要看到,眼下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 国内疫情反弹压力尚未完全缓解,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对市场预期的扰动难免,综合来看,预计11月钢市或震荡偏弱为主。
本月报告共分七章,请点击相关链结查看。
第一章 十一月国内钢市或承压运行
第二章 十一月国内建筑钢材市场震荡走弱
第三章 十一月份国内热轧或继续纠结前行
第四章 十一月国内中厚板市场或继续走跌
第五章 十一月国内外原料市场弱势小幅波动
第六章 十一月铁矿石市场弱势小幅盘整
第七章 十一月份国内废钢市场震荡筑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