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份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和“小雪”,北方部分地区气温创下今年下半年来的新低。冬天的气息更加浓郁,传统钢材需求淡季已经来临。
钢市也似乎是一夜入冬,如果说在10月份,市场还多少表现出长强板弱的分化格局,而在本月,钢价却进入了下跌的快车道,无论是长材还是板材,均呈现单边下行的走势。
从意达网的统计数据来看,月内唐山钢坯呈持续下行态势,尤其是进入下旬后,遭遇“雪崩式”下跌,累计跌幅近千元。另外,期螺也表现出跌势难止的疲态。而对现货市场而言,钢坯、期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引领着市场价格步步紧随,一路走低。
为什么本月钢市利空不散,陷入连续下跌的泥潭?
首先,虽然进入采暖季后,北方地区钢铁企业错峰生产方案陆续开始实施,不过,各地均摒弃以往“一刀切”的模式,而是采取差异化管控,这与市场此前对于限产的预期存在较大的落差,继而对今年的限产效果产生担忧,导致心态产生明显波动。
其次,随着天气转冷,下游用户钢材需求明显转弱,补库意愿持续减弱,市场成交颇为清淡,导致供需矛盾加剧,商家降价出货现象增多。
第三,由于目前钢材利润较高,钢厂产能释放仍较快,尽管有限产和错峰生产举措,但产量仍在增加,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11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以及钢材库存量旬环比仍有小幅上升。
第四,各大钢厂陆续发布的价格政策,纷纷下调12月份订货价格,使得现货市场成本支撑预期减弱。
由于这些因素的叠加影响,造成月内市场利空暗潮涌动,恐慌心理逐渐蔓延,价格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近期以来,宏观消息面利好为主,一系列纾困民企的政策举措正酝酿出台,民企有望得到更多实质性支持。在目前多项减税政策已经开始落实到位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仍在抓紧研究,将继续推出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举措,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这无疑将激发企业发展的动力。
国企改革加快推进,将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更多突破。钢铁行业也已经进入新一轮兼并整合大潮之中,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并提升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为了稳定基建投资,近期国家发改委再度批准一批重大基建项目,而据统计自进入四季度以来,发改委审批核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已超过1400亿元。另外,临近年末,各地为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纷纷召开经济工作推进会、重点项目投资工作推进会,抓进度抓落实,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在近期陆续开工。
不过,随着大雪、冬至节气的到来,天气愈加寒冷,尤其是像北方不少地区,对于建筑钢材的需求已近停滞,因此12月份下游总体需求继续减弱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时,年末资金压力一般会有所增加,商家回款意愿较为强烈,在这些因素叠加之下,市场价格可能继续承压。
总体来看,进入年底冲刺攻坚阶段,各项政策继续发力,将改善宏观预期,起到稳定市场心态的作用,也将对钢材消费带来实质性的利好。不过毕竟处在需求淡季,整体成交难以形成给力支撑,市场跌势氛围可能相较于11月份有所缓和,但或仍以偏弱表现为主。
本月报告共分八章,请点击相关链结查看。
第一章 十二月全国钢市或震荡运行
第二章 十二月国内建材钢材市场跌后修复
第三章 十二月国内热轧或震荡偏弱
第四章 十二月国内冷轧行情或弱势盘整
第五章 十二月国内中板震荡运行 或逐步触底
第六章 十二月国内外原料弱势盘整运行
第七章 十二月铁矿石市场跌势趋缓
第八章 十二月国内废钢市场或探底趋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