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后“开门红”的热闹喧嚣之中,国内钢市涨声一片,但进入3月份之后,却明显感到了寒意,利空因素渐占上风,市场连续承压,涨少跌多,尤其是到了中下旬,价格更是“飞流直下”,市场信心遭受严峻考验。
传统的“金三”时节,市场普遍怀有良好预期,尤其是持有大量冬储资源的商家,更希望借下游需求释放之际,变现获利。但一路下行的价格,却似乎让商家难以觅得出货的好时机。
那么,市场为何“画风”突变?说好的需求又为何千呼万唤不露面?纵观全月,钢坯、期货的颓势,不断向现货市场传导利空,是现货市场价格连续下跌的主要推手。其中,唐山普碳坯累计下跌400元,螺纹钢主力合约累计下跌600元。这使得现货市场空头氛围弥漫,出现恐慌抛货的情况,导致市场价格承压下行。
从供应端来看,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2月份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9%,1-2月份粗钢日均产量较去年12月份增长7.22%。另据中钢协数据,截止3月上旬末,会员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旬环比增加5.07%。
也就是说,虽然有环保限产政策,但是出于对下游需求的乐观预期,加之较高利润的诱惑,钢企生产积极性颇高,因而产量上升。
再从需求端来看,由于去年冬天大雪持续时间比较长,工地普遍停工;接着又是春节,下游单位放假;还有 在“2+26”城市中,部分城市采暖季限制了土石方的开工,这些都导致了下游需求受抑而大幅减少。而今年的“两会”时间较往年稍长,环保限产、限行等对京津冀地区钢材需求的影响也更大一些。
这一系列因素叠加,导致整体库存消化缓慢,市场供需矛盾逐渐加剧。而季末资金压力,又让商家出货意愿增强,因此以价换量成为无奈的选择。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是桃红柳绿、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钢市将如何演绎?
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出诸多利好钢市的信息。如:今年要完成铁路投资732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今年开工580万套;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等。这些无疑将对拉动钢材需求注入强大的动力。
前文提到,今年的下游需求释放有所延后,但随着政策逐渐明朗,天气也已经回暖,在4月份有可能迎来需求的明显释放,尤其是基建项目,很可能出现大量开工的情况,而带来钢材需求的集中释放。
政府报告中还提出,要继续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十三五”钢铁去产能目标有望在今年提前实现。而且,生态环境部表示,将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针对关键领域,每年组织机动式、点穴式环境保护专项督察。这表明,环保督查将常态化,这对于市场信心将形成有力的提振。
不过,由于前期的库存积累,4月份钢企和流通市场去库存压力较大,如果产量与需求失衡,则将供需矛盾加剧而拖累行情。
另外,中美贸易战对钢铁行业的影响还有待观察,虽然中国对美国直接出口的钢材数量有限,但间接出口以及钢材下游产品出口都将受到利空影响。
尽管如此,经过3月份钢材价格的大幅回调之后,钢市因前期空涨所积累的风险也得到了一定的释放,继续下跌的空间逐渐收窄。但市场依然将复杂多变,涨跌变动或仍频繁。综合来看,4月份钢市或呈震荡盘升态势。
本月报告共分九章,请点击相关链结查看。
第一章 四月全国钢市或震荡偏强
第二章 四月中南钢市:震荡中孕育希望
第三章 四月国内建材钢材市场或稍有起色
第四章 四月份国内热轧或震荡偏好
第五章 四月国内冷轧行情或震动回缓
第六章 四月国内中板或仍显弱势
第七章 四月国内外原料市场或低位回调
第八章 四月铁矿石市场或继续弱势盘整
第九章 四月份国内废钢市场横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