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政府网消息】1月5日下午,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大会执行主席李乐成、王铭德、虞国旗、王绍玲、杜军、艾文金、钱德海、何飞、郭静、王鹏、张世伟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市领导郄英才、岳兴平、吕义斌、程武、成佳刚、胡和平、杨彪、王忠运、胡颐新、葛秀全、丁亚琳、刘恒友、詹德昊、李德璋、张丛玉、张小帆、陈清泉、宋清龙、罗琼玖、曾玉平、金保樊、丁曼珞、李少平、尚瑾,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主席团其他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鱼梁洲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市政府秘书长,市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
在襄阳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省十二届人大代表,政协襄阳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市政府工作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应邀列席会议。
会议由王绍玲主持。本次会议应到代表469人,实到451人,符合法定人数。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虞国旗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虞国旗说,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确立新思想、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举旗定向、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一年,是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人大工作展现新作为的一年。在中共襄阳市委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勤勉务实,以“五抓五促”推动人大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经验新成效。立法工作实现新突破,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充分肯定,中宣部和中央电视台向十九大献礼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充分展示了襄阳立法工作经验。监督工作富有创新,推出“五个首次”新举措,使监督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代表工作充满活力,全省“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经验交流会在襄阳召开,通过“一部专题片、一篇发言稿、一本经验集、一组成果展”集中展示“襄阳做法”。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优化“三个环境”、化解信访积案、预算审查监督、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环保世纪行”活动等工作成果,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机关建设更加扎实,《中国人大》《湖北日报》《人民代表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总结推介襄阳人大工作经验。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实现良好开局,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快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精心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作出了积极贡献。
虞国旗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市人大常委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人大工作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加强人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一是围绕“一极两中心”战略目标,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突出重大事项,听取审议专项报告;突出问题导向,开展专题询问;突出重点领域,开展视察调研。二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法治襄阳建设,坚持规划引领,深入推进地方立法;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公正司法;坚持惠民利企,优化法治环境。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动解决民生领域的脱贫攻坚、环境治理、民办教育等突出问题,回应人民关切。四是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搭建履职平台,扎实开展代表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改善服务保障,优化代表履职环境,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五是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人大工作整体水平,主要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加强信息化和宣传工作。
虞国旗说,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上提升新境界。抓住关键提质量,在推动立法工作上取得新进展。服务大局促发展,主要是“四个围绕”:围绕转型发展,加强对事关经济发展重大事项落实情况的监督;围绕改善民生,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围绕生态保护,加强对城乡环境建设中突出问题的监督;围绕法治建设,加强对司法领域突出问题的监督,在提高监督质量上取得新成效。聚焦中心议大事,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上体现新要求。搭建平台提能力,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上展现新作为。勇于担当求作为,在建设“两个机关”上树立新形象。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武星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常本勇作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会议表决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