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如何在实现“超低排”后继续“进化”?江苏沙钢集团上线“智慧能源管控系统”,与此前的“在线检测监控一体化平台”“超低排平台”共同形成“智慧绿色”的“三驾马车”,拉动沙钢在绿色智造之路上加速前进。
过去,钢铁厂每生产一吨钢材,能源成本约占生产总成本的20%—40%。这个比例相当于每卖出三碗面,就有一碗面钱付给了燃气公司。在全球推行碳税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这种烧钱又费能的传统模式正在被颠覆。
在沙钢生产调度中心,巨型大屏上跳动着全厂区生产运行各类数据。提起新上线的“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沙钢调度中心的员工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以前我们就像急诊室医生,整天忙着处理各种‘能源急诊’,现在有了新系统,相当于给全厂装上了智能手环,心跳血压实时监测。这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就像钢铁厂的‘能源大脑’,能24小时盯着全厂上百种能源设备的运转,从煤气发电到蒸汽输送,每个环节的数据都会自动‘打小报告’”。
“数据本身不会印钞票,但用好数据能变出真金白银。”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系统全面实现正常运转后,能像天气预报员一样,根据历史数据和检修计划,提前预判未来需要多少电力、多少燃气。”
该系统打破了传统的“补救”模式,实现了“事后管控”向“事前管控”的重要转变。通过建立专属沙钢能源的“AI算法”,可实现对各类能源的发生、使用量未来趋势预测,并完成在此基础上的调度指令、运行优化、数据分析等,让分析决策比实际生产“快一步”,实现省钞票、省能源、省碳排放“三省”秘籍。
至此,沙钢正式形成“智慧绿色”的“三驾马车”:“在线检测监控一体化平台”——对有组织排放数据实时监控、收集,并实现数据可视化分析,提前报备、预警;“超低排平台”——对有组织排放的cems监测,对无组织排放实时数据监测并结合现场设备运行状态触发预警提示;“智慧能源管控系统”——从能源计划、能源实时数据采集监控、能源调度、调度预案、能源成本等全过程做好智慧能源精细化管理,拉动沙钢从“老铁”到“双碳”新锐标兵的华丽转身。